近年,隨著國家兩批EOD試點申報的征集,EOD模式成為生態環保行業的爆點。2022年4月28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室頒發了《關于同意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一共列入本次試點的項目合計58個,其中由中建政研團隊完成前期申報服務項目合計10個,占本次試點項目數量高達17.24%。
2021年4月28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室(以下簡稱“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同意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環辦科財函〔2021〕201號),公布了36個EOD試點項目名單。中建政研服務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通過審核,正式被確認為試點項目。
那么,這些已入庫的EOD模式項目到底什么樣呢?
小編將重磅揭曉系列案例
入庫試點項目的背景、實施概況、項目亮點、項目成效……
凈收眼底、速來圍觀~
1、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天河湖生態環境治理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天河湖坐落于安徽省天河流域的蚌埠市禹會區段、蚌埠市西郊,是蚌埠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建設現代“山水園林城市”的重要載體,具有匯集和調蓄澇水、改善周邊生態環境、生態景觀旅游等功能。
目前天河湖存在庫容小、徑流量小、水體孤立分散、水環境破環嚴重等問題,不僅容易發生水體富營養化,污染水質,也無法滿足城市供水安全需求和灌區灌溉需求。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和融資顧問,協助禹會區政府和蚌埠水利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編制和修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項目針對天河湖湖區管理實際、周邊及污染來源現狀、水生態環境保護需求等,開展天河湖清淤擴容及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并依托天河湖周邊萬畝農田濕地,深入挖掘大禹文化、淮河文化等,探索通過“水資源+文化旅游+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等舉措,加快水旅融合、水農融合、水工融合,形成生態環境與產業關聯聯動的良性循環。
四、項目亮點
項目通過天河湖生態環境保護與文化旅游、綠色農業、基質營養土加工、綠色建材等產業協同發展,實現生態環境資源化、產業經濟綠色化,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并獲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首批9億元信貸支持。
2、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松灣廢棄老工業基地再利用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江源區隸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山脈腹地,是通往長白山風景區的門戶和交通樞紐,屬于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設計時速350公里、計劃2025年通車的“沈白”高鐵已啟動建設,擬在項目核心點灣溝鎮設立灣溝北站。“沈白”高鐵正式通車后,從北京到達江源僅需3.5小時。
江源區曾是省和國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產供應基地,存在地表沉陷、廢渣堆放成山、土地裸露程度逐漸加深、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破壞日趨嚴重等問題。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協助江源區政府謀劃策劃生態環境類及關聯產業項目、協助編制和修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負責完成EOD模式實施方案,協助完成評審、答辯,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其他工作。
三、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約26億元。項目以松灣廢棄礦山綜合治理為基礎,整合綠色資源、旅游資源、工礦文化資源、民俗風情資源,打造東北老工業特色產業集群、綠色零碳鄉村振興示范區、循環經濟示范區,推進江源區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建設。
四、項目亮點
項目通過EOD(生態引領)+TOD(交通驅動)雙輪驅動,借助高鐵新城建設契機,對廢舊礦山、廠房、民居等進行改造利用,探索“生態修復高位拉動、工礦影視核心帶動、鄉村振興示范驅動、康養度假建設推動、景區旅游發展聯動”的融合發展模式。
五、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
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新區生態環境導向綜合開發(EOD)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西山新區位于烏魯木齊西南區,區內采煤沉陷區位置距離烏魯木齊市中心8公里左右,新區作為十二師兩大核心區之一,但是當前受制于歷史遺留采煤沉陷區,以及當地自然條件惡劣,植被稀少,水蝕、風蝕較為嚴重的影響難以突破。
新時期緊密結合第十二師西山新區生態環境實際,依托新區優越的區位優勢,最大限度地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創新投融資模式和機制,構建新區生態安全新格局,在以新區山綠、水美、林郁、草沃為基礎上,以新區全域旅游為引領,構建“全景式規劃、全季節體驗、全社會參與、全產業發展、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的發展模式,打造西山新區獨具特色的兵團旅游品牌,促進新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作為申報和融資顧問,對項目進行系統性研判和策劃,包括協助組建以黨委書記、政委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協助合規授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授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本項目實施主體;牽頭針對項目的治理目標進行分析,結合項目范圍內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配套的現狀,對本項目合作范圍和內容進行確認;協助由政府相關部門或實施主體進行項目立項;牽頭編制試點申報實施方案,上報申請國家試點;牽頭公開進行投資人及金融機構市場測試,對于有合作意向的投資企業和金融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協助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項目概況
本項目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信用等級為AA+)作為實施主體,總投資49.8億元,分為四大子項目,分別為:
(1)西山新區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及人居環境建設項目;
(2)西山新區全域生態修復及旅游綜合體開發項目;
(3)西山新區綠色能源基地建設項目;
(4)生態循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整體運作周期30年,為2022年-2051年。其中建設期為3年(2022年至2024年),2025年開始全部進入運營階段,運營期27年。
四、項目亮點
本項目在政府積極引導下,公開比選師下屬多家國企單位后,確定授權職能最為匹配以及綜合實力最強的國資公司作為實施主體,以其公益性職能承擔為依托,通過股權合作等多種方式,根據項目實施需要,公開招標或公開股權轉讓引入N個專業的和項目關聯的開發建設經營投資人,合資或入股設立項目公司,以項目綜合收益為來源,在不增加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嚴格遵循“自我造血、產業反哺、以收定支、先收后支”的原則,實現本項目全生命周期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和全域旅游產業綜合開發。
本項目以新區內山水林草共同體一體化修復保護為原則,通過以采煤沉陷區治理和污水處理廠清淤及中水回用于濕地生態建設項目為核心,以全域林草生態修復及建設為面,以西山老君廟景區、九龍生態園、大話西游萬畝桃園田園綜合體、天鵝之鄉哈薩克民俗風情園、西山烽火臺景區為閉環游線,實現生態治理和產業開發“點線面”系統化、一體化實施。
五、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并明確獲得國家開發銀行意向授信支持。
4、潮河流域(灤平段)治理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EOD)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潮河流域(灤平段)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是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最后一道屏障,治理好潮河,既關系到“兩區”建設重大戰略和承德地區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首都飲水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生態價值。
然而,當前潮河流域(灤平段)存在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質狀況不能持續保持穩定、河道淤積嚴重、水生態涵養功能退化等眾多環境問題。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和融資顧問,協助灤平縣人民政府和河北金山嶺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和修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約118億元。項目針對潮河流域(灤平段)及支流、水庫周邊的環境現狀,實施河北省灤平縣潮河流域(灤平段)生態治理項目,并借助改良后的優質土地、中草藥種植的優勢、生態治理帶來的生態環境優勢發展生態農業、鄉村康養、文旅產業等關聯產業,在生態治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四、項目亮點
項目通過解決潮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保障首都密云水庫用水安全,并利用治理形成的生態優勢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康養、文旅產業,以產業收入反哺生態環保投入,構建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協同可持續綠色發展體系,從政策機制、推進領域和路徑、長效機制等方面,打造流域治理的“潮河樣板”。與此同時,有效推動灤平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
5、嘉陵江(順慶段)流域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試點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順慶區是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城區,是南充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嘉陵江是長江第二大支流,是南充的母親河,是構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主體;瀠溪河是嘉陵江一級支流,順慶區段全長40km,流域面積210km2;西充河為嘉陵江一級支流,西充河干流順慶區內起點位于新復鄉四方寨村,終點位于順慶區東南街道辦。上述三條水系是順慶區流域生態環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嘉陵江順慶段干流及支流水質不穩定、水污染局部堪憂,局部河段存在生態薄弱區,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系統脆弱。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試點申報顧問,協助順慶區生態環保境局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
三、項目概況
項目包含兩個子項目,分別是南充市嘉陵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建設項目和南充市順慶區文旅產業與城鄉融合發展建設項目,總投資為60億元;其中南充市嘉陵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建設項目投資為17億元;南充市順慶區文旅產業與城鄉融合發展建設項目43億元。
南充市嘉陵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建設項目位于南充市順慶區,涉及嘉陵江順慶城區段、共興鎮、瀠溪鎮、搬罾鎮、華鳳街道西山風景區等區域,主要建設內容分為嘉陵江干流綜合保護開發、西充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瀠溪河水環境綜合整治三部分。
南充市順慶區文旅產業與城鄉融合發展建設項目位于南充市順慶區,項目包括位于西充河上游的西溪花谷(一期)農旅綜合體、位于瀠溪河嘉陵江入口處的文旅產業園及南充水城項目。
四、項目亮點
項目首先可解決順慶區嘉陵江流域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其次可在生態帶動產業和產業反哺生態的頂層設計下,為順慶區在特色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等方面打下產業基底。長遠來看,項目可為順慶區在生態環境治理事業發展、特色產業導入、生態保護與產業融合、政企合作機制上提供新的發展思路,為順慶區綠色發展建立長效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為地區經濟綠色發展提供試點參照。
五、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現階段國開行四川省分行已進駐順慶區對接后續項目融資事宜。
6、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克拉瑪干群克沙漠綜合治理EOD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群克位于塔里木河南側約6.5km處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邊緣,工程區地面標高在870.0~910.4m之間,地形呈現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鏈,復合型沙山、長條狀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形態。
塔克拉瑪干群克沙漠地區水體及土壤等鹽堿化程度較為嚴重,其中水中硫酸鹽含量高達20-28g/L,氯化物含量也偏高,造成了動植物種類稀少,生物多樣性水平較低下,項目試點地區除了光熱資源有利外,其它條件都十分嚴酷,群克沙漠水土鹽堿含量高,且只能種植抗鹽堿化能力強的植物,尤其對于造林初的幼苗來講,極為不利,種植植物極為困難。風沙活動十分頻繁而劇烈,沙塵暴頻頻發生,受風的影響,沙丘流動性強且極為不穩定,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風能將沙墻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而且空氣中固體顆粒物含量較高,造成空氣質量很差。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和融資顧問,協助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庫爾勒中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和修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約24億元。項目針對塔克拉瑪干群克沙漠實際情況、影響程度等,開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克拉瑪干群克沙漠綜合治理,通過流沙綜合治理項目進行植樹種草,并依托光伏發電、抽鹽項目,通過“光伏治沙,抽鹽治水”,促進沙漠綠植的形成與養護,構建起群克沙漠防風固沙生態屏障,提高了群克濕地的生物多樣性,解決了群克沙漠沙塵暴、水土流失等問題。
四、項目亮點
項目通過在塔克拉瑪干群克沙漠進行流沙綜合治理項目進行植樹種草,并充分依托光伏項目建設,實現光伏治沙理念,并通過抽鹽項目將尾水進行深層次凈化,凈化后的水資源用來植樹種草,實現試點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光伏發電綠色能源及尾水處理的深度融合,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
7、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十四五”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推進能源體系清潔低碳轉型的關鍵期,謀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在“十四五”規劃中,就以堅持模式創新,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的方式,創新光伏開發模式。開展了光伏+農業,光伏+充電樁,光伏+生態等新模式,來實現綜合效益。
項目采用光伏+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充分發揮青海“綠電特區”獨特優勢,在廢棄礦山上建立光伏發電場,同時利用礦山獨特人文環境、紅色革命文化,推廣光伏+旅游業的形式,建立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者協調平衡,實現了產業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生態環境與資源高效利用的目標。并利用旅游收入、光儲產業收入反哺生態環境治理,實現大柴旦行委礦山生態環境常態化保護,推進環境高效治理與產業快速發展齊頭并進。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和融資顧問,協助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和協合風電投資有限公司編制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項目概況
項目地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柴旦,項目借助礦山環境治理的新契機,積極通過增加地表植被、修復地質原貌,推進生態環保與光儲產業、文旅產業融合。在廢棄礦山上建立光伏發電場,同時利用礦山獨特人文環境、紅色革命文化,推廣光伏+礦山環境治理+旅游業的創新形式,最終規劃出:
1、礦山環境綜合治理;
2、200萬千瓦光儲項目;
3、大柴旦行委國家礦山公園等3個試點項目。
項目估算總投資98億元,其中資本金24億元由公司自籌,其余74億元擬向銀行貸款解決。
項目的實施實現了產業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生態環境與資源高效利用的目標。
四、 項目亮點
青海具有“綠電特區”獨特優勢,項目的實施有效解決揚塵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項目在廢棄礦山上建立光伏發電場,不僅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還讓荒蕪的土地變為綠色“聚寶盆”。同時利用礦山獨特人文環境、紅色革命文化,推廣光伏+旅游業的形式,著力推動礦山修復治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五、 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
8、博樂市博爾塔拉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 項目背景
博爾塔拉河位于中國新疆西北隅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長252公里、流域面積1.56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8.66億立方米,是博州50萬各族干部群眾的母親河。近年來,博州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博河流域治理,從保護母親河開始,打造博河流域生態文化長廊,樹立“保護一條河生態一個州”的理念,對博河流域進行多方位、多層級保護。博樂市是整個博爾塔拉河生態文化長廊的核心節點,博爾塔拉河博樂市段長112公里,截止目前為止已完成15公里的建設任務,本項目將重點對剩余97公里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及相關的產業開發。
目前博河流域存在河道基流不足、水體自凈能力下降,河流污染負荷加劇、水質沿程逐漸下降,建筑垃圾堆積等環境問題,迫切需要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水生態修復力度,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二、 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和融資顧問,協助博樂市人民政府和博樂市陽光城鄉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編制和修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 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39.2億元。根據博河博樂市段剩余97公里存在問題,進行河段植被修復、土壤修復、水土保持以及關鍵節點綠化,并圍繞流域種植經濟林14.5萬畝、打造鄉村振興項目,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并配套新建水庫。項目建成后可以恢復河道水土保持能力,涵養水資源,使河道周邊戈壁荒灘林草化,小微濕地系統,綜合提升博爾塔拉河博樂市段流域生態環境。且鄉村振興項目的建設可以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條件,提高村莊農民人人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為建設美麗博州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發展林果業、鄉村振興旅游業,建立關聯產業反哺生態環境治理的補償機制。
四、 項目亮點
1.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互促互進:通過環境治理,帶動與生態環境質量密切相關的林果業、旅游業、服務業等健康長效發展,后續不斷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鏈延伸,可發展林果業的深加工、周邊新增耕地的農業深加工;將產業發展獲得的經濟效益投入到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實現環境治理的可持續發展。
2.政企民三方協同保護環境:在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等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逐步建立,當地全民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受益者付費、環境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政策環境逐步形成,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互動關系更加協調,最終實現政府、企業、群眾三方協同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
3.鄉村振興對周邊村落的示范意義:鄉村振興項目的建設改變了阿里翁白新村、烏圖布拉格鎮格尼登新村共計1054戶村民的就業方式,使村民可以多元化就業,將年人均收入提升至3萬元,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博河流域周邊區域的崩很特村、夏布而特村、定吉格村、烏剌斯塔北村等能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進一步推進博樂市生態旅游發展,充分發揮試點的復制作用。
4.商業模式創新:本項目將緊跟時代潮流,在商業模式上采用“傳統營銷模式+網絡經濟”模式,對本項目涉及的鄉村旅游、沙棘、海棠果等產品通過網絡直播、制作短視頻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知名度,打造美麗博河新名片。實施“生態博州、綠色農產品”品牌培育計劃,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申請中國馳名商標、新疆著名商標認定,以品牌引領博州現代農業發展。
5.助推實現雙碳目標:本項目通過博河流域博樂段的治理,促進河段植被修復、土壤修復、水土保持,并在河段兩側栽種沙棘林及海棠林,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并可通過碳交易增加經濟收入。
五、 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
9、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 項目背景
第十三師新星市位于歷代中央政府經略西域的橋頭堡、被稱為“西域襟喉”的新疆“東大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戰略位置獨特而重要。
十三師新星市地處歐亞大陸腹地,位于新疆東部,生態氣候條件較為惡劣,降水量少,蒸發量大,近年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作用雙重影響水資源總量貧乏且逐漸衰減,還存在用水效率較低、水資源不合理開發、生態脆弱、城市環境較差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阻礙了第十三師新星市維護哈密區域的社會政治穩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工作任務。
二、 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協助十三師新星市謀劃策劃生態環境類及關聯產業項目,負責完成EOD模式實施方案,協助完成評審、答辯,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其他工作。
三、 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約50.12億元,大力實施“水資源保護+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生態治理+文化旅游業開發”這兩個發展路徑,重點建設第十三師水資源節約與保護項目、第十三師防護林“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第十三師三北防護林建設項目、第十三師農產品加工產業基地頊目等18個試點項目,實現新星市整體環境提升及區域經濟發展。
四、 項目亮點
項目積極貫徹“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理念,引入了資金實力雄厚的新星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建立了“生態優先-產業導入-產業反哺-長效發展”的新型推進路徑,發揮關聯產業的支撐作用、實現關聯產業收益反哺,更好實現區域整體溢價增值,生態建設、經濟發展相互促進,同時,本項目的實施也對西北地區及其他水資源較為匱乏地區起到試點示范意義。
五、 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
10、黑河流域甘州段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 項目背景
本項目區位于黑河流域甘州段,所涉及的11個子項目主要分布在以張掖濱河新區新城黑河大橋為中心,黑河兩側10公里、上下約38公里范圍內,總占地面積50.51平方公里。
本項目是實現甘州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環境安全與人群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全面提升”環境治理目標的重要支撐及本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的迫切需求。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本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和實施方案編制單位,協助甘州區政府和張掖市甘州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修改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 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約39億元。黑河是甘州區人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加強黑河流域甘州段綜合治理對改善生態環境、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流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張掖市政府積極向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黃委匯報銜接,爭取將黑河流域綜合治理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范圍,持續推進祁連山生態保護修復,維護好黑河水生態,促進河西走廊綠洲生態健康發展,保障黑河全流域經濟社會和生態安全。
結合張掖市水安全保障規劃和張掖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以黑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為重點,甘州區政府高標準編制黑河甘州段綜合治理總體規劃,注重總體規劃與局部規劃統一、將黑河甘州段綜合治理與完善基礎設施、培育新興業態、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長廊結合,實現造林綠化與景觀打造、生態保護與發展經濟一體規劃、同步推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強黑河流域水域岸線綜合利用、提高規劃設計水平,本試點項目作為甘州區對黑河甘州段綜合治理總體規劃的一部分,依據張掖市黑河甘州段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圍繞“生態保護、產業發展、休閑旅游、康養健身、城鄉發展于一體”的思路,對黑河流域甘州段采用“生態修復與關聯產業分別立項、一個市場主體統一開發建設運營”的建設模式。
四、 項目亮點
甘州區通過本項目試點工作的開展,在本項目建設模式、投融資及運營管理方面進行了生態環境治理與關聯產業組合開發的創新模式,項目實施過程中將嚴格執行國家部委關于生態環境治理的相關政策規定,按照“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生態+鄉村振興”等的發展理念進行組合開發,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對張掖市甘州區解決其區域生態環境治理、黑河流域生態修復起到了明顯的價值提升,通過統籌規劃、生態環境治理與關聯產業組合開發,用產業項目“反哺”環境保護項目,很好地將生態環境的未來溢價用在了甘州區及黑河流域甘州段的生態環境治理當中,同時促使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從而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通道。
五、 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二批EOD模式試點項目。
1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非項目實景圖)
一、項目背景
第九師161團地處北疆西部塔城地區裕民縣境內,團部設在裕民縣城內,161團地緣優勢明顯,氣候宜人,擁有良好的旅游環境、人文環境, 團場距師部90公里,團部距最近的生產連隊24公里,最遠的65公里。
但是一直存在著水資源分布不均、地表水開發利用率低、地下水資源比較匱乏、供水能力嚴重不足、供水設施陳舊老化、跑冒滴漏現象嚴重等問題。
二、項目實施
中建政研受聘擔任項目的EOD模式申報和融資顧問,協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和新疆綠翔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編制EOD模式實施方案,并助力項目完成試點申報和銀行融資等工作。
三、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約61億元。項目針對水資源困乏、人居環境較差、等,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發展思路,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產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極大推動161團生態環境與產業發展可持續循環發展,重點實施12個環境治理項目與16個關聯產業項目,積極建立了“生態環境引領—旅游、農業、風電、環保、文化產業導入—產業運營反哺”的良性推進路徑,將生態保護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區域開發進行了有效融合。
四、項目亮點
本項目摒棄了生態環保項目傳統投融資及運營方式,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開發展同步投資建設,積極利用市場化融資方式,投資主體實現多元化,建立了161團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并同步提升了當地文化旅游及農業產業發展水平,極大促進兵地融合發展。
五、項目成效
項目成功入選第一批EOD模式試點項目,并獲國家開發銀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省分行首批6.9億元信貸支持。